“双争”光荣榜|张衍朝:轧辊加工从来没有“差不多”
张衍朝,男,1986年出生,中共党员,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技师、加工二分厂一车间精车五班班长。自参加工作以来,张衍朝始终坚持“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”的工匠精神,扎根生产一线,勤于学习,勇于实践。连续13年,张衍朝做出的产品保持一级品率100%,解决了轧辊加工中的震颤和跑刀问题;发明“五步工作法”,确保团队成员出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;带领团队参与企业数控车床全程序一键式加工实施课题攻关工作,贡献创新成果50余项。张衍朝先后荣获“全国技术能手”“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”“河北省劳动模范”等荣誉称号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
精益求精,他把产品当“孩子”
走进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加工二分厂一车间,机器轰隆作响。数控机床前,张衍朝全神贯注,紧盯手中的设备。“轧辊特孔加工尺寸要求非常严格,公差仅有0.046毫米。”张衍朝说。
【资料图】
测量特孔尺寸、计算补偿值、在操作面板程序上进行输入,然后启动机床程序按钮……不一会儿,“架”在机床上的轧辊便高速旋转起来。在金属摩擦声中,一根根螺旋带状铁屑掉落,轧辊上高台、深槽、圆孔等各式形态逐渐显现,令人惊叹。
轧辊是轧机上最重要的部件。“钢材薄厚、成型,都要靠轧辊来实现。”张衍朝介绍,一根用来加工轧辊的精钢毛坯重十来吨,价值达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元。“加工时只要出一点差错,整根轧辊就报废,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。”为此,张衍朝对自己严格要求,涉及轧辊加工的每一个环节,尤其是数据测量的每一步,他都精雕细琢,变单次确认为双重核对,通过借助不同测量工具间的互检,实现“零误差”。2010年至2022年间,张衍朝做出的产品连续13年保持一级品率100%。
2006年8月,他到中钢邢机定岗实习。一走进厂区,便被各种轧辊产品吸引,了解得越多,“爱”得越是深切。他暗下决心,一定要干出样子来。一年后,他终于如愿正式入职。一开始,跟着师傅学翻修、学精车,从普通车床,再到数控车床,他凭借着执着与勤奋,很快掌握了车工基本技能,只跟班学习了7个月,就开始“单兵作战”。时至今日,他仍清楚地记得首次制作轧辊时的场景。2007年春节期间,师傅回家过年了,张衍朝根据日常训练经验,熟练地打开设备,按照图纸要求,再三校核,缓缓“上刀”,确保万无一失。
一根轧辊,历经多道工序,“千锤百炼”,待精车加工完毕,已基本完工。“在最后关头必须‘精雕细琢’。”张衍朝说,不出废品,不只是严苛的工作标准要求,也是对同事的尊重,对自己的尊重,更是对产品的尊重。在张衍朝看来,每一根轧辊都是有生命的,它们就像自己的“孩子”一样,需要“疼”,需要“爱”,需要用极致的耐心来“呵护”。
专业专注,他独创出一套工作法
张衍朝在控制台按下几个按钮,轧辊在车床主轴上旋转,车刀移动,碎屑飞溅。他神情专注,“人机合一”,旁若无人。张衍朝的字典里,从来没有“差不多”。
精车加工工序的操作属于独立作业,班组成员“单兵作战”。“这就可能导致不同成员在加工方法和质量控制上缺乏统一管理,同一工序间的协作不密切、班组整体质量管控薄弱。”张衍朝说。
如何变独立作业为团队协作?2016年2月,作为精车班长的张衍朝开始有意识地结合经验,以标准化和过程管控为目标,制定出清晰的质量控制要求和管理标准,并采用“鱼骨图”分析法,将精车加工质量管控过程细分为23个加工质量控制节点,归类形成“一准备、二确认、三校核、四一致、五必须”的“五步工作法”。
“五步工作法”有助于加工者在操作过程中形成程序化操作动作,确保出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。“五步工作法”制定完成后,张衍朝率先在自己所在的精车八班进行推广。在他的带动下,连续几年,班组成员操作实现“零失误”、一次交检合格率达99.3%、一级品率达100%。目前,“五步工作法”已在中钢邢机工作中全面推广。
倾情倾力,他追求革新无止境
爱岗敬业、务实求精,是张衍朝成就“大工匠”的主要法宝。
凭借过硬的业务素质,张衍朝承担了多项重点产品加工任务,并由此创新出多项操作方法,自制了多个专用刀具。
半钢材质孔型辊是中钢邢机一个重点产品。按照孔型要求,常规加工方式需采用6种刀具进行加工,由于需要多次更换刀具,产出效率相对较低。
针对这一问题,他查找刀具资料并与刀具生产厂家联系,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从未使用过的定型刀具,并编制新的数控加工走刀程序,将原有的6种刀具减少为2种,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段减少了60%,不仅大大提高加工效率,还降低了刀具费用。
有一年,公司冷轧工作辊合同订单过多,按照以往的加工流程和操作方式,难以实现如期交货。张衍朝改变原有的加工步骤与方法,极大地减少产品上下机床次数,生产效率倍增,而且还减少和避免了工件在转运过程中磕碰划伤等低级事故。
2019年,张衍朝创新工作室成立。4年来,在他的言传身教下,一批又一批青年员工迅速成长。在他的模范带动下,车间涌现出张振山、宋彦斌、王恩博等新的公司劳动模范和马学科等优秀岗位能手。作为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,他还对数控机床的功能进一步开发,并参与企业数控车床全程序一键式加工实施课题攻关工作,取得了相关创新成果50余项。
干一行、爱一行、精一行。在精雕细琢的创新之路上,张衍朝永不停歇。“精车加工产品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我将不断学习、不断探索、不断钻研,努力把每一项技术、每一个产品做到极致。”张衍朝说。
关注河北日报,了解更多权威资讯